急性心肌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国医大家董建华医论一运用温病理法治疗 [复制链接]

1#

国医传承与教育研究室第86期

国医大家董建华医论(一)——运用温病理法治疗心肌炎

作者:姜杨等

病*性心肌炎发生的原因较多,本文主要讨论因感受温热时邪或温*引起的心肌炎。由于本病具有发热、咽痛、全身酸痛及胸闷隐痛、心悸、乏力等临床特征,符合中医病类病症,我按温病治疗,常可获得满意疗效。

本病由外感温热时邪或温*,由卫入营,热伤心肌所致,温病学称之为“逆传"。这逆传虽未见神昏谵语之候,但可出现心悸、发热午后为甚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或结代等气营阴耗损之证,表现了本病热*既盛、心营受伤的临床特点。从临床来看,外感温邪出现逆传症状,多见于心气或心阴素亏以及受邪较重的患者,其中以心之气阴素亏者为常见,故治疗以清热解*为主,同时照顾到邪伤气阴的一面,如在方中参入适量的治阴养心之品如太子参、*芪、麦冬、生地、玄参等。若见胸闷隐痛、脉象迟缓等症,当配活血开胸之品如丹参、赤芍、桃仁、桂枝、广郁金、旋覆花等,以防入络之变。归纳起来,主要用以下几法。

01清热透表法

本法适用于病*性心肌炎初起阶段,症见发热,或微恶风寒,咽痛,肌肉酸痛,有汗,咳嗽,胸闷,心悸,乏力、舌尖红、苔薄白,脉细数等。药用银翘散加丹参、板蓝根、玉竹。如王某,男,两岁半。1月前开始发热,呕吐,两侧扁桃体稍大,经用抗生素好转,但因素体虚弱,抵抗力差,热势几经波动,午后发热,体温常在37.5℃-38℃之间,且咳嗽,咽干,喉痛,有汗,神疲,时呕腹胀,舌质红,苔根*少津,指纹暗紫。心率次/分,频发期前收缩,白细胞11.8×10^9/L,中性粒细胞0.70,西医诊断为上感、病*性心肌炎。此禀赋不足暑热未清,温燥外袭,致肺胃不宁,心神不安。治以清热解*透表。药用:银花12g,连翘10g,荆芥6g,薄荷3g,牛蒡子10g,青蒿10g,白薇12g,板蓝根20g,玄参6g,玉竹12g,芦根20g,滑石10g。7剂后热退咳止,期前收缩消失,后以上方加丹参及开胃之品调治而愈。

02清热化湿法

本法多用于夏秋季节外感时邪,内伤心营的病例,临床表现以湿热相兼为特征,如发热汗出不解,周身困乏,呕恶,舌苔*腻,心悸气短,脉细无力等。药用自拟石膏滑石汤(石膏、知母、青蒿、白薇、银花、连翘、竹叶、块滑石、清豆卷、桂枝)。本方以平淡轻清而不伤正为特点,若热退湿减后可加益气养阴之品,如*参、*芪、麦冬,扶正而不碍邪。对湿热互阻之证,不可操之过急,骤清必伤正,骤补则留邪。唯用轻清化气利湿为先,平补气阴与清利相伍,正气渐复,湿热之邪分利而祛,缠绵之疾始得平复。如郭某,男性,52岁,反复发热半年有余,体温常在37.5℃-38.5℃之间,且伴心悸,气短,乏力,干咳少痰,不易咯出,热时恶寒,微有汗出,舌质暗红,苔*腻,脉细数无力。时值盛暑,湿热内阻,兼气阴不足,先清暑利湿。药用青蒿10g,白薇10g,芦根10g,块滑石10g,生石膏15g,知母10g,桑叶5g,桑枝15g,银花10g,连翘10g,杏仁10g,桂枝5g。服7剂热退,再以益气清热止湿之剂、连服21剂而愈。

03清热养阴法

本病迁延日久,多见气阴耗损而余热未净之象,尤以心阴耗损为突出。症见心悸或心震动,气短乏力,心烦不寐,低热不退,午后为著,口干尿*,舌红少津,脉细数或结代等。

药用加减复脉汤加银柴胡、白薇、丹参、生龙牡或*参、*芪。如李某,男,23岁。反复发热半年余,近几天低热不退,午后为著,心慌心烦,气短,胸闷,多梦寐差,口干尿*,舌尖红、苔薄*,脉细数,心电图示ST段改变。证属心营不足,气阴两虚,复感温邪。治以益气养阴,清热安神。药用银柴胡10g,*芪10g,生地10g,白芍10g,玄参10g,丹参10g,青蒿10g,白薇10g,芦根20g,知母6g,生龙牡各15g(先下),桑叶6g。服6剂热退,再以上法减清透之品加沙参、麦冬、夜交藤、珍珠母,续服12剂而告痊。

04清热解*法

病*性心肌炎有因温热时邪而致者,也有因温*而致者。感受温*,常表现为咽喉肿痛明显,且反复发作,心悸而慌,胸闷,脉细数有间歇,舌红苔少等。故治以清热解*、利咽散结为主,药用银翘马勃散加板蓝根、玄参、蒲公英。*盛心火亢者,加朱砂(包煎),咽喉肿痛化脓溃烂者,可用锡类散吹喉。

05清热活血法

病*性心肌炎多有胸闷或心前区隐痛,舌暗红,脉象迟缓等症,这是热壅血滞之象,我常在清热方中配伍活血化瘀之品,如丹参、赤芍、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桂枝等,可起到提高疗效、促进心肌病变恢复的作用。

我体会,本病病位初起在卫,继则入营分心包络,病机关键是热*内蕴,营阴耗损,心络瘀滞,心神失养,故清热解*、凉营通络应贯穿病程始终,处方用药要注意选择入血、走心经的药物。至于病*性心肌炎迁延日久或转入慢性,出现气阴两伤,甚则阴阳、脏腑俱损的病证,则应按心悸、怔忡、胸痹、汗证等杂病论治,兹不赘述。

(张元浩整理)

声明

本文摘编自《国医大家董建华医学经验集成》,作者:姜杨等。编辑:吴晓丽。

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,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,请随时与我们联系。

+End+

长按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