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心肌炎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心衰比癌症更可怕如何预防 [复制链接]

1#
甘露聚糖肽价格 https://m-mip.39.net/baidianfeng/mipso_4329288.html

心脏对我们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,它的存在和健康都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和生活。

而有一种情况——心衰,听说它比癌症还可怕,如果不积极治疗,这种病的生存率比癌症还要低。一旦发生心衰,将难以彻底治愈,所以要想降低心衰的危害,最重要的是预防心衰,不发生心衰。只要我们足够重视,采取有效措施,多数心衰是可以预防的。

什么是心衰?

我们的心脏相当于一个泵,主要职责是推动血液源源不断地向全身各脏器流动,输送氧和其它营养物质。如果由于种种原因,心脏不能正常工作,不能有效地向全身输送足够数量的血液,心衰就发生了。心衰是如何发生的?

各种心脏病都可以引起心衰,所以我们把心衰称作各种心脏疾患的最终阶段。冠心病、特别是心肌梗死后,心脏的肌肉受到严重损害,其收缩功能下降,往血管里面输送血液的能力减弱,就会发生心衰。高血压患者如果不好好控制血压,心脏的肌肉就可以增厚,运动功能就会不协调,也会影响其输送血液的能力进而发生心衰(专业术语叫做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,俗称舒张性心衰)。其它多种疾病例如房颤、心肌病、心肌炎、风湿性心脏病等等都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导致心衰。

心力衰竭是一种状态,属于器官衰竭的一种,都是基于某些心脏病变本身逐步加重而形成的,往往是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。可急性起病、可慢性发展,也分左心衰竭、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。

导致心衰的病因有很多:

感染:病毒性心肌炎、感染性心内膜炎等;

心肌的缺血或病变:严重的冠心病、扩张性心肌病等;

心脏的结构有异常: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、长期的心脏瓣膜病变等。

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,以及不当的药物、波动过大的情绪都可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。

心衰有哪些预警信号?心力衰竭根据轻重缓急会有不同的表现:

急性心衰起病凶险,会有典型的端坐呼吸,症状很明显。

慢性心衰一开始往往没有明显的特征表现。最早常为劳力性的呼吸困难,见于轻度体力劳动下即有明显的喘憋、心悸不适,后续还会出现夜间安静睡眠时突发的憋醒、呼吸困难。

左心衰竭表现为活动能力的下降,甚至不能完成日常的生活自理。

右心衰竭常常会有下肢的凹陷性水肿,多位于脚踝,用手指按压后肿胀的皮肤不会马上回弹,出现一个小凹陷,这是因为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回流不畅。

心力衰竭到底有多可怕?

1、5年生存率低

一旦诊断为心力衰竭,治疗起来非常困难,5年死亡率高达50%左右,生存率还不如多种癌症。

2、易诱发呼吸道感染

心力衰竭患者易发生肺部淤血,引起继发性肺炎以及支气管炎,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。

3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

心力衰竭患者因为疾病因素需长期用利尿剂,使得体内电解质发生紊乱,常见的是失盐性的低钠综合症和低血钾,若一直放着不管可能会引起昏迷或导致死亡。

怎样杨降低心衰风险?除了极少数目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如扩张性心肌病,大部分情况下,只要及时治疗,都不会演变成心衰的。所以,积极治疗原发的心脏疾病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首要手段。

心衰患者如何做好生活调理?

1、多注意休息

心力衰竭急性期以及重症患者应做到绝对卧床休息,等心功能逐渐好转后再适当的活动,选择缓和的运动项目,如散步或打太极拳。运动量不能太大,也不能做剧烈运动,不然会使得心衰突然加重。

2、减少一切诱因

身体过度劳累和感染是引起心力衰竭的主要因素。不管身体哪个部位受到感染都要足量用抗生素治疗,以免使得病情加重。另外减少外出次数,出门时必须戴上口罩,拒绝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。

3、调整饮食

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注意饮食清淡且容易消化,选择低热量和低盐的饮食结构,合理补充碳水化合物、维生素以及矿物质。拒绝喝浓茶、浓咖啡以及吃辛辣刺激的食物,不妨多吃新鲜蔬果和豆类以及豆制品。采取少量多餐的原则,不能暴饮暴食,不然会增加心脏负担。多吃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,如鱼肉、瘦肉、奶类和蛋类等。

4、维持粪便通畅

平时应保持生活规律和情绪稳定,避免过度紧张和激动。养成一天一便的好习惯,维持粪便通畅,若过度用力排便,可能会使得心衰加重,甚至会诱发猝死。另外要及时纠正不良的习惯,保证有足够睡眠,保持心态平和,及时释放不良的情绪。

5、做好自我检测

心力衰竭患者应多观察生命体征,尤其是观察脸色、血压和脉搏以及尿量。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称体重,睡觉前应仔细看一看脚踝,看看是否出现肿胀;观察每天的尿量,当出现呼吸困难,心慌以及咳嗽,身体浮肿以及恶心呕吐时,提示心力衰竭病情加重,医院做检查,调整好治疗方案。

内容来源:新华网

原标题:《心衰比癌症更可怕?如何预防?》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